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

從西安看古代王陵建造和風水學發展(一)

從西安看古代王陵建造和風水學發展(一)

日期:2013年10月







西安(古稱長安)是中國的十三朝古都,考察中國古代王陵建造形式和風水發展,到西安去是一個較好的選擇。 最先在這裡建都的中國王朝是西周,直至現在我們還可在西安,特別在咸陽機場附近,看見不少的周代古‘墳’,我們稱它為墳而不是墓,是因為墳和墓在建造形式上有所不同。 古代帝王選擇不同的陵墓形式,主要分有三個時期,按史書記載早於夏朝(約公元前2000年—公元前1600年)和商朝(約公元前1600年—公元前1100年),帝王死後多安葬於‘墓’中。 墓的意思是在葬地上不堆土不植樹,在地下建葬室,在地面只填平土地成為了墓。 墓字上有‘草’,置於草地下有‘大土’即封了土的建築。 現時被發掘到的當時古墓以商代為主, 特別在殷墟王陵區,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部,這裡曾是商朝的都城,殷墟王陵區是至今被發現最古老的中國王陵區。




 王陵區内皆以墓 形式建造王陵,被發現帶墓道的大墓有13座,其中8座四墓道的大墓可能是商王所有。 雖然所有陵墓都被盗過,各墓主真正身份成疑,但以現存陵墓的規模可以看出,這應該是屬于帝王陵墓。 按這種以墓形式建造的陵墓,有它的好處是較難被別人發現,防止日後被人盜墓。 同樣原因,一旦陵墓上建築荒毀,後人再難尋回墓址,就如夏朝的王家陵墓至今還沒有找到。 現時在會稽山上的大禹陵,只是個紀念陵園,因史記中有“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”,後人在此為他建陵作紀念。

從西周(公元前1100年—公元前771年)開始,王陵又以‘墳’的形式建造,‘墳’就是積土為陵,外形如覆斗,上窄下闊而頂平,所謂‘高墳厚壠,珍物華備’,這種高墳厚壠,實則是將地上宮殿濃縮在高墳之下。 以高墳形式建造的王陵,包括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的周陵,秦始皇的秦始皇陵,劉邦的長陵,李淵的獻陵等等。 


 

這種王陵建造形式,一直保持到唐代初期,之後的北宋時期的王陵,又以積土為陵的形式建造,其中包括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,及其父親和之後的六個皇帝的王陵,共八個北宋陵寢,分布在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附近,而王陵外觀都是圓頂形的。 按積土為陵的形式建造的王陵,很容易被別人發現,當改朝換代之後,很多這樣的王陵都被的人盜掘了,無一倖免。 但有些久遠的的漢代諸侯陵墓,特別是分散各地,又以依山為陵的建造方式興建的,很多都得到保存並沒有被盜掘過。 這種建陵方式就是籍天然山勢,開鑿洞窟作為陵寢,地上不再積土,因為天然山石比較堅實,開鑿過的墓道經封閉後又不易被發現,所以防盜功能很高。 最早用依山為陵形式建造自己陵墓的皇帝,應該是西漢的漢文帝,陵墓名稱為灞陵,當時選擇依山而建陵,防盜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。 



 從風水格局看灞陵,它稱不上帝王大地,但對日後以依山為陵而建造的王陵,特別在中國南方建都的皇朝,如孫吳、東晉和之後的宋、齊、梁、陳,合稱為六朝,影響深遠。 主要原因是當地多是丘陵地帶,以山龍為主,從民間的不斷的實踐到王候採用,漸漸發展出一套,以山龍為主體的巒頭風水學說,應用於陰宅相地和選穴當中。

關於古代的風水著作,現時知道最早的是晉朝時期,有郭璞所著的『葬經』,除了提及造葬與後人關系,對山水陰陽等風水學說,亦有較詳細的描述。 郭璞是有名的文學家,亦是訓詁學家和術數大師。按時代背景,郭璞可能受了南方當地造墳方式,主要是依山為墳的傳統,而研究出來的風水學說。 當時郭璞因躲避戰亂從中原逃至江南,並為東晉效力官至尚書郎和參軍,亦同時對當時造葬及風水學說作出了研究,而寫出『葬經』一書。




至唐代末期有楊筠松,楊筠松在唐僖宗時期,掌管靈臺地理事務,官至金紫光祿大夫,黃巢入侵長安京城後退職,並將宮中的風水術數書籍一同帶走,之後寫了幾部風水學上的經典著作:《天玉經》、《青囊奧語》、《撼龍經》和《疑龍經》。還有《都天寶照經》相傳是楊筠松口授黃妙應,而由黃之弟子筆錄成書的,其中提到孫權祖地,這是孫吳時期,江南人依山為墳的山龍格局見証:
『玄機妙訣有因由 向指山峰細細求 起造安墳依此訣 能令發福出公侯 真向支山尋祖脈 干神下穴永無憂 寅申巳亥騎龍走 乙辛丁癸水交流 若有此山此水 白屋科名發不休 昔日孫鍾遷此穴 從此聲名表萬秋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