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學在觀賞山龍形態時,會用上辨龍八法,即是生、死、病、弱、進、退、順、逆。前四種是指山龍的狀況好壞,後四種是指山龍的行動姿態。單說順和逆,就是山龍往前順行和倒後逆行,當分別兩組龍脈為一順一逆正遇一起,順行的山龍剛好要轉身,便與逆行之山龍相背,在兩龍之間就成為背局,或者兩組逆龍背對背走在一起也是一樣,背局一般比較少看見。在背局內難以找到好的陰宅穴位,甚至陽宅也不是理想之地,因為在背局內,兩邊之山都是背面,形勢無情。在香港新界牛潭尾,正好找到這樣的背局,位置在雞公嶺和大牛潭峒之間。
雞公嶺之正面是錦田平原,朝向龍祖大帽山,山下有多個鄧氏名穴,如"荷葉拔龜"和燕子撲樑"等,其背後就是大牛潭峒之背。大牛潭峒是一組順行枝龍從羅湖方向過來,與麒麟山相對,局勢朝深圳河,當中也有不少名穴,如趙氏"雙金扛水"和文氏"麒麟吐玉書"等。

雞公嶺在整個香港幹龍行度中是一組逆回之龍,作為大刀刃主幹龍的後靠,當大刀刃轉身上龍起觀音頭再到龍祖大帽山時,雞公嶺是非常有力的後護。
雞公嶺之背與大牛潭峒之背緊緊相對,但互不相連,非要到該處才看得明白。牛潭尾一帶就在兩山之中,兩邊脈絡皆收歛飽硬,砂手垂直無情,背局中找到比較適合的建築,就是濾水廠和軍營此類政府設施。